草莓大棚里挂黄板不会黏住蜜蜂吗

本文有1081个文字,大小约为5KB,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

大棚里悬挂的黄板有什么用处?

悬挂的黄板是用来诱杀害虫的,主要是诱杀温室白粉虱、烟粉虱、有翅蚜虫、美洲斑潜蝇、番茄潜叶蝇等。

黄板之所以能够诱杀上述害虫,是因为这些害虫对黄色物体具有明显的趋向性,悬挂黄板后,温室白粉虱、有翅蚜虫等具有趋黄性的昆虫就会受到黄色板的引诱,飞向黄板。而事先涂在黄板上的粘虫胶或机油就会粘住这些昆虫,从而达到杀虫的效果。

黄色也有深浅之分,并非任何一种黄色都有很好的诱集效果。研究表明,蚜虫对色彩鲜艳的橙黄、橘黄等比较感兴趣,趋黄性强烈;斑潜蝇对色彩鲜艳的橙黄、橘黄和深黄等反应冷漠,却对色泽较淡的浅黄、米黄和土黄等有较强的趋性。因此,大棚使用黄板诱杀害虫,应根据主要防治对象来设计黄板。

黄板诱杀使用方便,使用时将黄板固定在棚架上,或固定在竹竿或木棍上,插在蔬菜生长点的上方1~20厘米处。距离黄板的板面方向可根据实际操作需要随意放置,不影响诱杀效果。然后将黄板涂上粘虫胶或机油,待黄板诱虫较多、消耗大部分粘着剂后,用洗衣粉液冲洗干净板面,再涂上粘着剂,可重新诱杀害虫。用机油作粘着剂时要注意,黄板与植株保持一定间距,以免污染叶片。

草莓大棚里挂黄板不会黏住蜜蜂吗

草莓大棚里每天都会有死蜜蜂,这是什么原因?

大棚草莓栽培是当前重要经济作物栽培,大棚草莓是草莓种植的最重要方式,由于大棚缺乏传粉授粉媒介,利用蜜蜂来授粉成为当前大棚草莓种植重要手段。通过熊蜂授粉,草莓可以大幅度提高产量,减少畸形果出现,也可以减少人工授粉成本,还能减少激素类辅助授粉导致的农残。很多种植户反映蜜蜂授粉过程中会出现死亡现象,下面来分析一下草莓大棚中授粉蜜蜂死亡原因和对策。

一、环境因素导致蜜蜂死亡

草莓大棚放蜂时间一般是在草莓开花前7-10天,蜜蜂在大棚中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,蜜蜂有一定趋光性,这种昆虫的共性可能导致蜜蜂撞棚而死,同时大棚内温度和湿度也影响着蜜蜂生存。

一般来说,大棚温度低于10度时,蜜蜂可能会因为排泄问题死亡,也无法进行授粉,如果遭遇连续低温,种植户应该将蜂箱放到室内进行保温,也可以使用电热毯之类进行保温。蜜蜂在湿度65%以上就比较活跃,适宜75%-85%湿度,而草莓花期湿度以50%-60%最合适,所以建议授粉期湿度建议在60%-70%之间。

二、自然衰老死亡和饥饿死亡

蜜蜂生命周期较短,冬季草莓大棚中工蜂生命仅有80-90天,在繁忙的采蜜期间,工蜂生命不到一个月,蜜蜂有生老病死,有新陈代谢也是正常的,只是要定期清理死亡蜜蜂。

当草莓开花不多时,蜜源不多时,也会出现蜜蜂饿死的情况,这时候就要人工补充糖液了,一般可以使用白糖、蜂蜜、蜂王浆等来补充,在实际操作中使用白糖较多,半个月喂一次,水和糖的比例为1:2。

三、农药施用不当造成蜜蜂死亡

对于蜜蜂威胁较大的,其实还是喷施农药导致蜜蜂死亡。一般建议在放蜂前一个星期施用1~2次农药,并结合叶面喷施海精灵生物刺激剂,以此减少放蜂期间病虫害基数,提升植株的抗病抗逆能力。当然,授粉期完全不使用农药几乎是不可能的,那么在使用农药过程中,就需要种植户注意选择农药品种和掌握农药使用方法,以此减少农药对于蜜蜂的副作用。

草莓上虫害有蚜虫、红蜘蛛、蓟马、鳞翅目害虫等,病害主要以灰霉病、白粉病为主,大棚草莓防治蚜虫可以选用农药剂有噻虫啉、氟啶虫酰胺、吡蚜酮,禁止使用吡虫啉、噻虫嗪、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药剂;防治青虫等鳞翅目害虫首选氯虫苯甲酰胺、氟苯虫酰胺;防治大棚草莓红蜘蛛可以选用噻螨酮、唑螨酯、乙螨唑,不能使用哒螨灵等药剂;防治蓟马可以使用乙基多杀霉素;防治灰霉病可以使用嘧霉胺、啶酰菌胺,白粉病可以使用腈菌唑。

施药后建议进行适当通风,一般施药后2天再放蜂进入大棚,在使用农药时严格按照推荐剂量使用,建议选用正规厂家农药,不能使用来自不明的农药(特别是加了隐性成分的农药),不建议施用烟熏剂。

蜜蜂是大棚种植草莓好帮手,若授粉期蜜蜂大量死亡,势必会给种植户带来一定损失,控制好大棚内湿度和温度,施用低毒安全农药,掌握施药技巧,对于保证蜜蜂安全很重要。

转载文章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晶科养蜂网,仅在为您分享好文章,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jkscwl.cn/tufa/24602.html

孕妇每天喝蜜蜂好吗(孕妇喝蜜蜂水帮助开宫口)
« 上一篇 晶科养蜂网
灵芝黑枸杞蜜蜂糖可以同时泡酒吗
下一篇 » 晶科养蜂网